其他
800万粒种子、561万株补植,世界海洋日:绿会实地考察渤海湾首例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
这项生态修复工程备受瞩目,因为科学家已经证实,龙岛附近海域的这一片海草床是我国迄今为止已发现的温带海域面积最大的海草床,同时这一大型修复工程也在国内尚属首例,对我国海洋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意义重大。
从曹妃甸工业区往东出海,最近行驶约3海里,就可以看到一处形似“L”形的原始海岛。这就是龙岛。最近,这片浅海海域有船只正在频繁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它们从事的不是运输石油或采挖建筑施工等,而是前所未有的在针对这一区域的海草床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龙岛原名东坑坨,是由古滦河入海冲积而成的一处原始荒岛。由于远在海上,长年人迹罕至。2010年,唐山市在充分论证其地理位置靠近渤海最深的潮汐通道——老龙沟、加上形似“龙”的大写字母“L”后,将之改名为龙岛。
2015年10月,结合曹妃甸渔民提供的信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科研人员在龙岛西北侧,首次调查发现了一片共约10平方公里的大面积海草床:这片海草床呈斑块状分布,其海草种类为单一种群的鳗草(又称大叶藻,Zostera marina)。虽然发现这一片海草床时,海草长势已明显呈退化趋势,但这一大片幸存的海草床,仍然是当时国内黄渤海区域面积最大的海草床,且这一区域内有着大量的游泳动物和底栖生物,尤其是仔稚鱼、稚幼贝、鱼类和蟹类资源十分丰富。
海草是一种生活于浅海的单子叶高等被子植物,众多海草分布的浅海生境则被形象称之为海草床。海草床是科学界公认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一种海洋生态系统,它不仅能稳固近海底质和海岸线,而且还能有效改善海水水质,为包括底栖动植物、深海动植物、附生生物、以及浮游生物、寄生生物等提供栖息地和食物链,是许多海洋生物幼体繁育的重要场所。
2019年初,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等5家单位再次对龙岛附近的海草床进行调查。通过声呐探测技术,查明当地的海草床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加上外围面积则可达到90平方公里,再次确认这一片海草床是国内分布面积最大的鳗草(也称大叶藻)海草床。去年9月,自然资源部北海局也曾组织北海环境监测中心对河北、山东海域的海草床生态系统开展调查,证实龙岛区域的这一片海草床,其核心分布区鳗草密集,且比三年前调查时的状况明显长势好转,而在山东黄河口的浅海区域,则发现原海草床已被互花米草入侵,几乎很难再找到成片海草床的踪迹。
6月8日,绿会研究室工作人员在龙岛海域看到:海面湛蓝平静,眼下这一生态修复工程已经万事俱备,6月9日起将迎来正式施工,对龙岛西北侧海域一带的海草床进行人工修复。整个一期修复工程,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完工。
文/Gone 审/summy 责编/angel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了解公益项目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